这份报告全称为《泰国蓝皮书:泰国研究报告(2018)》,由华侨大学泰国研究所暨诗琳通中泰关系研究中心主编,这也是该研究机构继2016年、2017年之后推出的第三部泰国蓝皮书。该书国内篇重点探讨了泰国产业分工体系、政党政治、海洋战略、环境政策、文化产业及中文教育。
资料图:泰国曼谷大皇宫内玉佛寺游人如织。中新社发 王雪 摄
报告称,泰国的旅游产业具有先天的发展优势: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宜人、人文景观丰富多彩、风味饮食美味可口。加上后天的各种有利因素——政府的重视、人民的热情好客、旅游设施的配套完善等,使泰国成为外国游客首选的旅游胜地。
报告显示,泰国旅游业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到了80年代开始进入黄金时期,1982年旅游业的外汇收入第一次超过传统的大米出口创汇额,成为国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此后多年,旅游业一直稳居创汇收入的第一位。
报告援引泰国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17年赴泰旅游的外国游客总数超过3500万人次,较2016年同期增长8.77%。客源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及欧美国家。其中中国为主要客源,超过980万人次,所占比例最高。
“可以毫不含糊地说,泰国旅游业已经基本上达到规模化、产业化的水平。”报告称。
报告还显示,尽管泰国旅游业近年来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旅游设施跟不上需求增长速度、安全措施有待加强等,但旅游作为泰国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仍然对泰国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报告提出,通过对泰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总结和分析,可以看到,相对于物质资料生产领域来说,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投资较小,收效较快,同时还是一种绿色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作为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此外,实现产业化是发展文化和旅游业的关键。不能用小农经济或手工作坊的方法,只能采取工业化的手段,如此才能实现文化和旅游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并保证其持续发展。(完)